“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出自孔子《孔子·集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春秋时,孔子和弟子们出去游玩,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在啼哭,就上前去看怎么回事。啼哭的人叫皋鱼,他解释了自己啼哭的原因:“我年轻时好学上进,为了求学曾经游历各国,等我回来时父母却已经双双故去。作为儿子,当初父母需要侍奉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这好像‘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我想要侍奉父母,父母却已经不在了。父母虽然已经亡故,但他们的恩情难忘,想到这些,内心悲痛,所以痛哭。”
孔子说:“弟子们应引以为戒,经历过这件事,足以让人知道该怎么做了。”之后孔子的学生中辞别回家赡养双亲的有十三个人。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的良知,我们一定要懂得:孝敬父母是来不及等待的。很多人为自己没有机会侍奉父母而终生遗憾。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生命是母亲给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我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终前吃的还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季羡林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季先生的家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他的家更是贫中之贫。离开家几年,成为清华学子的他,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赶回家乡,他“看到母亲的棺材,伏在土坑上,一直哭到天明”。季羡林先生在文章中写道:“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萧乾先生在回忆母亲时说:“就在我领到第一个月工资的那一天,妈妈含着我用自已劳动来的钱买的一点儿果汁,就与世长辞了。我哭天喊地,她想睁开眼皮再看我一眼,但她连那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当我们理所当然享受着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舒适条件时,是否应当思考一下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善待自己的父母?当代女作家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智,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东西大多了,他们也曾经和我们一样充满激情,拥有很多的机会,但是为了抚养儿女,他们甘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甘愿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孩子。这样的辆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牢记心中。
孔子说,孝中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和颜悦色地和父母说话。其实这是说,孩子很难放下自己的想法去聆听家长的话。其实,这种聆听、尊重和关爱,就是孝的本质。不要把好听的话留到明天说,今天就对父母微笑吧,让彼此都生活在幸福当中!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要知道一个人是否孝顺,要在他的父亲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因为这时他没有自由行动的权利,要听父亲的教导;等到父亲不在了,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不曾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
东方人具有内敛的性格,心里有感想不愿意说出来,而是通过写诗画画来寄托自己的心情。在我们的文化中,很少听到家人之间说“我爱你”,而是将这份心意变成行动,“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夫唱妇随”都是一种爱的体现。
孔子所处的时代更是如此。孩子要表示自己的孝心,就要听从长辈的教海,甚至是拿自己的想法去交换父母的安心。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的原因。如今,西方的文化逐渐被我们接受,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爱,也是表现孝心的一种行动。
孝顺父母,现在就去做,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而空留遗憾。父母照顾孩子尽心竭力,他们的青春就这样逝去了,青丝变成了白发,我们在年少时却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爱。等自己也为人父母,理解了父母的苦心时,父母已经牙齿疏稀、目光浑浊,没有精力感受我们的爱了。所以,孝敬父母要及早,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才想起要孝顺,那就已经为时已晚,只能空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