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和“天地君亲师”的观念深得民族的认同,师徒之间的情谊有时候也像父子之间一样,徒弟对师傅的恭敬不亚于对父亲的孝敬。逢年过节的时候去拜访老师,老师的生日送贺礼拜寿等习俗可以体现出晚辈对长辈的敬意。有些尊师重道的故事,也成为佳话被广为流传。
在晚清的几个名臣当中,李鸿章对曾国藩格外敬重。在曾国藩病逝的时候,他曾亲手写下了挽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从中不难看出他与曾国藩深厚的师生之谊,更能看出他对曾国藩的敬仰之情。
李鸿章的父亲与曾国藩同是戊戌年的进士,所以有“同年”之谊。李鸿章在进入朝廷为官以前,曾经和哥哥一起投入曾国藩的门下,学习八股文和“义理经世之学”。后来,他参加了科举考试,虽然没有考中,但是所写之文深得曾国藩的赏识。
在李鸿章的印象中,曾国藩一直是一个和蔼可亲、谦虚谨慎的人,但是当他投奔曾国藩的时候情况有些反常。李鸿章到了曾府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曾国藩的接见。好不容易曾国藩的贴身侍从来传唤了,李鸿章走进内室,却发现曾国藩正在洗脚。按照儒家的规矩,洗脚的时候是不能见客的。李鸿章感觉受了羞辱,但又不能曾国藩撕破脸,硬着头皮寒暄了几向,发现曾国藩总是爱答不理的,实在恐无可恐,连招呼也没打就离开了。
回到了客栈,李鸿章发现老板正在将他的行李打包。他连上前询问时怎么回事,老板说:“曾大人有令,不许本县人收留客官住宿。”李鸿章又气又恼,心想,曾国藩对自己还真是不留情面。但是已经没有了去处,就只好牵上马匹,想要连夜离开此县城。
到了城门口,李鸿章远远看见有一个人站在那里。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曾国藩的贴身待从,他是专门来带李鸿章面见曾国藩的。李鸿章心中十万分的不愿意,但是经不起待从的软磨硬泡,只好跟他再次来到了曾府。
这时的曾府张灯结彩,中门大开,曾国藩站在中间欢迎李鸿章的到来。李鸿章心中十分诧异,曾国藩说:“我听说你当官以后很骄做,总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你在安徽兵败,跟你的骄做不无关系。我今天这样做,就是想杀杀你的锐气,灭灭你的威风。你要记住,一个人光有才不行,还要有气量,学会谦虚,才能成大事啊。”
李鸿章听了,羞愧不已,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恩师的教诲。李鸿章此时就像一个年轻气盛的孩子一样,在父亲的智慧面前终于有所领悟。只是,很多人并不能真正体会到长辈这样的用心。
《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中写道:“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段话的意思是,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待父亲一样恭敬,要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为人,还要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忠臣不应该有境外的私交,学生应该有主动给老师柬修的好意。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把他当做父亲那样敬重。
所以,我们要像尊敬父母一样尊敏老师,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学到人生智慧,福报也会自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