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河南人民因孝而幸福,让中原大地因孝而美丽!

您的位置:首页 > 孝道大讲堂

孝道大讲堂

孝的力量/把别人放在心上是孝的延伸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9-06-19 08:43:53

         把父母放在心上,是孝的体现;而把别人放在心上,则是孝的推广和升华。无论是对待父母还是对待我们身边的人,如果我们能不把自己放在中心位置,多一份为别人着想的心,则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山东潍县(今潍坊)曾经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经常发生水灾、干旱。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爕(即郑板桥)在当地任县令七年,就有五年发生灾情。在他刚到任那一年潍县发生水灾,十室九空,饿殍满地,其景象惨不忍睹。郑板桥据实上报,请求朝廷开仓赈灾,可朝廷迟迟不准。在危急时刻,郑板桥毅然开仓放粮,他说:“不能等了,救命要紧。朝廷若有怪罪,就惩办我一个人好了。”由于及时放粮,灾民幸免于饿死。
         郑板桥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做任何事,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民。他招民工修整水淹后的道路城池,让人们劳动工作去换取食物、钱财,而不是施舍给他们,这样既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也可以创造价值;同时责令大户在城乡施粥救济老弱饥民,不准商人把粮食和日用品囤积起来;他自己带头捐出官俸,并刻下“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的图章。他开仓借粮时有秋后还粮的借条,到秋粮收获时,灾民歉收,他当众将借条烧掉,劝人们放心,努力生产,来年交足田赋。由于他的这些举措,无数灾民解决了生活问题,国家也免于动乱。
         在救济百姓的时候,郑爕得罪了一些富户,特别在整顿盐务时,更是触动了富商大贾的私利。潍县频临莱州湾,盛产海盐,长期以来,富商勾结,欺行霸市,哄抬盐价,贼进贵卖,并且缺斤少两,以次充好。产盐的百姓和吃盐的百姓都生活得很困苦,只有富商们从中牟利,财源不断。郑爕严令禁止商人的胡作非为,因此,一些富人对他造谣毁谤,匿名上告。1752年,潍县又发大灾,郑板桥申报朝廷赈灾,上司怒其多次冒犯,又加上听信谗言,于是不但不准,反给他记大过处分,饮命罢官,削职为民。
          离开潍县时,百姓倾城相送。郑板桥为官十多年,并无私藏,只是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骑,两头驼行李,由一个差丁引路,凄凉地向老家走去。临别时他为当地百姓画竹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
         我们都知道郑板桥擅画兰竹,但他从不以自己的才情作为晋升的手段,也不以此卖弄,而是一心一意为民谋利。这种精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把别人的疾苦装在心中。
       《礼记·礼运篇》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鰥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人不能仅仅把自己的亲人当做亲人,把自己的子女当做子女,还要对社会上的其他人怀有仁爱之心,也要讲亲情。我们现在还不能造福一方,但是我们身边有朋友、有同学,他们也需要别人的关注和帮扶。美德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就是让我们要懂得为别人着想。
         传说著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这可不是一盏普通的灯。这盏灯,灯芯镶有一颗500年之久的硕大夜明珠,这颗夜明珠晶莹剔透,光彩照人。这盏灯非常有名,有很多人一直想得到这件宝物。
         据说,得此灯者,经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脱俗、超越自我、品性高洁,得世人尊重。有三个弟子跪拜求教怎样才能得到这个稀世珍宝。
         一灯大师听后哈哈大笑,他对三个弟子讲:“世人无数,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己者,心灵落满灰尘,眼中多有丑恶,此乃人中下品;偶尔损人利己,心灵稍有微尘,恰似白壁微瑕,不掩其辉,此乃人中中品;终生不损人利己者,心如明镜,纯净洁白,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半点尘埃。所谓‘人生之灯’就是一颗干净的心灵。
        一灯大师的妙语道破玄机,原来,人世间最宝贵的不是珍宝,而是一颗宽厚无私、品行高尚的心灵,那是对这个社会的更宽广的孝心,是纵有千金也不能买到的稀世珍品。
更多+ 孝贤之星
联系我们
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北段98号
河南省文学院1楼
联系电话:0371--65700819
邮箱:hnsxwhcj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