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常常看到一些报道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新闻,有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因为难以承担父母搬进城的生活成本,就干脆对老人不管不顾,让老人在家里受苦受累,还有一位名校的高材生从毕业之后就去国外工作,二十多年以来没有回过家,连父亲病逝都不知道,只留下母亲在人行过道里卖菜,让很多人闻之而惊骇:难道这位高材生没有作为子女的良知吗?
良知是什么呢?据说,当年一个贼也曾问过这个问题。
王阳明的一个学生,晚上睡觉的时候提到一个贼,他就对贼讲:“你难道没有良知吗?为什么去做贼呢?”贼大笑起来,说:“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呢?”这个时候天很热,他就对贼说:“你把上身的衣服脱光。”贼照做了,他又说:“还是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呢?”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大好吧。”他向贼大喝道:“这就是你的良知!”贼立即悔悟了,向这个学生磕了个头离开了。
这个人用一句话激发了贼的良知。所谓“良知”,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一个人的善恶之心、羞耻之心。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善良,追求美好的东西是人类的本性。
良知就像是埋藏在心灵土地中的一颗种子,每一颗种子都蕴含着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力量,但是,既然是种子,就要埋在土里,要等它生根发芽,才能冒出土壤,长成幼苗,很多人却在这个过程中失败了。他们的良知被盖在了土下,一辈子也没有破土而出,就这样浑浑地过了几十年,非常可惜。
有一天,王阳明会集学生讲学,他说:“假如你见到一个没人看护的小孩子,爬呀爬的,就要爬到井里去了,这时你是什么反应呢?
其中一个学生说:“那我肯定冲上去,把他拉回来。”
王阳明说:“是啊,这就是我们对事物作出直接的、本能的反应,这种本能的反应,让你自发地知道是为是,非为非,不就是你真心的体现吗?”
另一个人说:“我也许不会这样做,因为上个月的一天,我看到一个小孩子路上跌倒了,我没有伸手去扶,因为他是我邻居的孩子,我和邻居正在吵架,自然不喜欢他家的孩子,这不也是我本能的反应吗?”
王阳明说:“其实你是知道要去扶一把的啊,至少你往孩子的方向看了一眼,但是你这个时候作了一个判断,正是这个判断把你的良知阻断了。这种寻找借口的行为,就是由私意而生的小智。这种小智,是蒙蔽你真正智慧的灰尘。”
人人都有良知,良知叫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可耻的。
当你和朋友发生口角,拳脚相向的时候,是否心里有一点点惭愧,觉得这件事情并不见得那样值得动武?当朋友向你借东西,你找借口推辞的时候,是否心里有一点点不安?这些让你迟疑和愧疚的小情绪,就是良知的表现。
良知似乎看起来是可有可无的东西,那些有良知的人看起来比麻木的人生活得更加辛苦,但他们的生活充满爱,内心安稳,这就是良知给我们每个人最大的回报。而作为子女的良知,就是要懂得感恩父母,用自已的实际行动来实践“孝”这一品德,从而让内心感到无愧。就像在《古文观止》中记载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姜氏一直偏爱自已的小儿子,哪怕他想要谋反危害哥哥,母亲也视而不见。这让哥哥庄公非常痛苦,后来剿灭了叛军之后,发誓与母亲不再相见。没想到自已看到别人与父母享受天伦之乐,会感到非常难过,最后在大臣的帮助下又与母亲和好如初。如果父母在世却无视他们,再正当的理由也难以让自己的内心安宁,良知就像住在我们心中的一个小人儿,提醒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
我们生活中的幸福大都来自于一颗善良的心,在纷乱的现代社会,不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体会自己的真正内心,它会让你的行为变得明激,清亮而无所愧。
而孝顺的心灵中,正是良知在闪烁和指引我们的行动、表情。当我们在有意识地实现自己的孝心之时,我们面对困难时的信心和支持的声音也会随之增加。不论我们过去做过怎样的事情,现在我们看到了自己心灵中美好而脆弱的良知,它需要我们的浇灌。因此,我们需要大胆地表露自己的爱,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