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为人父母不知医者为不慈,为人儿女不知医者为不孝].
【摘要】: 传统孝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伦理道德思想背景,有着特殊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中医药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孝文化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孝文化对中医学的传承,特长领域的开拓及中医医德思想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文】: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内容,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 “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论语·为政》:“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百善孝为先”。“孝”被奉为道德的根本和起源,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中医自古就有“儒医”之称。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止于孝敬父母,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在古代中国,任何社会领域都离不开孝道的影响。纵观承载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历史,“孝道”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中医学的传承离不开“孝”。祖国医学得以世代传承,与家族世代行医及师承传授密不可分。温病大家叶天士,祖父和父亲皆精于医,14岁丧父,遂从学于父之门人朱某,尽的家传之学。“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父子关系,儿科大家钱乙,其临床证治经验尤其门人阎季忠所编著,才有了现存第一部系统的儿科学专著《小儿药证直诀》。明代万全,出身世医,将儿科妇科诊疗经验总结于《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等书籍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
中医妇科儿科学的发展与“孝”的关系密切。《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而古代中国对于妇科、儿科尤为重视,诸多妇科儿科学派、证治理论应运而生,也体现了对“人”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诸多医家为尽孝道而学医。儒家素来提倡"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的伦理道德,因而许多人为竭尽孝道而踏上了学医之路。朱丹溪三十岁时因母之患脾疼,众工束手无策,于是有志于医;清代名医徐大椿感于家人多疾而踏上以医济世之路。
“孝”有修身养性的社会意义。尽孝道,需要保养自身。儒家的“孝”,除了讲敬养父母外,还要求子女要谨慎保全自己的身体。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作为子女保全身体生命是尽孝的一种形式,而强壮的体魄也是安身立命之根本,所以古代中国对养生调摄十分重视,促进了中医学“治未病”的发展。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医德建设的基本原则。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出现了明显的“滑坡”现象。只凭法律、法规、纪律和一般性的教育规范医者的行为是不够的,还须借助道德、医德的作用,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是最佳方式。传统孝文化与生命科学的结合,是中医学历久而弥新,亘古而长青的重要基石之一。通过宣传提倡中医药文化“普济、仁爱”的核心价值观,树立崇高的志向,以孝文化为内涵底蕴,一个医家才能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而不是去为了追求私利,戕害生灵。
2011年,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全国中医医院“三好一满意”经验交流会上强调,中医院更应推崇“孝道”。为了全面传承中医药文化,并将中医发扬光大,“中国的中医院应将‘孝道’融入其中,推崇‘孝道’,善待生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王国强称,而这也是中医药“三好一满意”的特色之路。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曾提出“有钱无钱,救命第一”,承诺对所有来就诊的急危重患者,一律“先救治,后交费”。该院院长魏中海介绍,医院践行承诺期间,第一时间抢救急危重患者5950人次,在当地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口碑。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和重温《四部医典》中的“医德医风”章节,要求对照自身的言行举止和行为规范审视释放称得上“拉杰”(帝王对医生的尊崇)、“门巴”(为人类谋利益者)、“措杰”(维护生命、保护健康)。
“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是中国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而这些原则不仅仅是简单地刻在匾上,更要牢记于心。把握好孝文化的内涵,对于中医药的发展以及缓解现今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都有重要意义。(来源:千呼万唤孝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