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河南人民因孝而幸福,让中原大地因孝而美丽!

您的位置:首页 > 孝贤之星

孝贤之星

【寻访河南省第二届孝贤之星候选人物】大孝无私天地宽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3-20 15:35:30

寻访河南省第二届孝贤之星候选人物展播:开封 王金宪

1.jpg

王金宪,一个普通的名字,却有着不凡的人生。

他中学毕业,却当上了中学民办老师;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在平凡的岗位上,19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当兵四个半月,破格提干,且六年连升了九级,成为副团职干部,后来,提拔为正团;他没读过大学,却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他不是文化人士,却是著名作家;他不是教育科研人员,却是教育专家,被媒体誉为中国绿色家庭教育第一人……如此奇人,必有奇事。大家可能会有一连串的问号,问他成功的秘诀,他很自然地说,这一切都是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立志成才 圆梦军营

1955930日,中秋佳节,桂花飘香。内黄县后河镇王辛庄村,一个农民的家里降生了一个男婴,顿时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给这个贫穷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王金宪。

母亲苏桂兰,之前曾生有一男一女,不幸的是男孩双目失明,为之没少伤感落泪。王金宪诞生后,健康可爱,母亲将其视为掌上明珠,倍加呵护。常常向天祈福,保佑二小(王金宪的乳名)平安成长,早日成才。特别是母亲为了挣钱供王金宪上学读书,常常在垃圾堆里捡废塑料瓶、碎骨头、长头发等破烂的情景,令他终生难忘,孝悌之心萌发并终生萦绕心头。

文革年代,大学停止招生,也不招工,没有什么出路,高中毕业后,在乡里当了6年初中民办教师。不甘平庸的他,于19763月告别衷爱的教师岗位,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送别时,母亲拉着他的手动情地说:二小啊,你可要争气好好干呀,咱家就指望你啦!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王金宪带着母亲的嘱托和乡亲们的殷切希望,来到了军营,开始了他的将军梦想。

新兵训练异常辛苦和严格,对每一个战士来说都是一种挑战。王金宪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知难而进。作为炮兵,他茶余饭后,望着树梢、电线杆等参照物,练瞄准;夜间,战友们进入梦乡,他悄悄地溜到操场练技术;躺在床上背条令、条例;因此,新兵考核,他取得了全优的好成绩。

当兵不久,全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批林批孔运动,军队也不例外。运动中王金宪有幸接触到《论语》、《大学》、《中庸》、《孝经》等大量的儒家文化。当大家对这些书进行批判时,他却发现了真理的光芒,像饿汉趴在了面包上,尽情地享受着。通过学习,他不仅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精髓所折服,汲取了丰厚的营养。他反其义而用之,不仅赢得了学习标兵的称号,还为以后的成长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加深了对孝道的理解。

王金宪的母亲是一个善良的人,有自己虔诚的信仰,特别能吃苦;他的父亲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民。王金宪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有着较高的智商和情商,加上他的聪明好学,苦干实干加巧干,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挥洒自如,脱颖而出。不仅是训练标兵、学习积极分子,还被树为集团军先进典型。在参军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被破格提拔为军官。当消息传到老家时,老母亲老泪纵横,不住地说:二小有出息了!二小有出息了!

提干后,王金宪不骄不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仅玩转了枪杆,也玩转了笔杆。他理论联系实际,立足连队建设和战士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撰写新闻报道、长篇通讯和研讨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解放军报》、《河南日报》、《前卫报》和《开封日报》等50多家报刊发表600多篇文章,成了陆、海、空三军有名的笔杆子。当时军队拔尖人才中有三王一章之说,即:王万里、王争亚,王金宪、章立品,王金宪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为所在的部队赢得了荣誉。

出了名的王金宪更是忙碌得不可开交,先后被河南省三大驻军请去写大型材料;1998年,还被中宣部请去驻京撰写全军抗洪抢险英模事迹宣讲材料。他先后立功4次(一次战功),荣获各种证书50多个,官至二十集团军宣传处处长。虽未圆将军梦,但由一个农民的儿子到上校正团的华丽转身,也算是事业有成,圆了父母亲的一大心愿。

1.jpg

清正廉洁 无愧母教

饱经风霜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王金宪在军营如沐春风,吃的穿的和在家里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感到无比的幸福。然而,他时时惦念着辛勤劳作的父母双亲和兄妹,从当新兵的第一个月拿津贴开始,就坚持每月往家寄钱,虽然每月只有六元津贴费,也要寄。为了更多地补贴家用,在吃穿方面他没有乱花过一分钱。他曾经捡回战友们丢弃的袜子,洗干净后缝缝补补继续穿;曾经搭乘拉煤的火车回家探亲,省下47分钱的火车票。提干后,依然保持着这种艰苦朴素的习惯。

王金宪当连指导员时,母亲来部队探亲。当母亲转到连队食堂时,发现泔桶里有一块一块的馒头,趁人不注意,捞出来就吃了。

当战士把此事告诉王金宪后,王金宪火速赶往现场,问母亲为啥这样做?母亲心疼地说:这些白馒头得用多少汗水才能换来啊!扔了多可惜啊!王金宪没有责怪母亲,而是立即召开全连会议,当着大家的面将剩余的两块馒头吃下,对战士们进行了一堂活生生的忆苦思甜勤俭节约教育课,并约法三章在全连开展了清正廉洁、俭省节约教育活动。

他坚持不收战士们一分钱的礼,不沾公家一分钱的便宜,不乱花公家一分钱的原则,其身正,不令则行。在他的带领下,连队风清气正,作风优良,伙食是搞得最好的,成绩是最优秀的。他所在的连队,连年被评为先进连队,其做法在全军得到了推广。

工作之余,王金宪坚持写稿子,在各个报刊上发表,稿费收入比工资都多,自然往家寄的钱也就多了。妈妈感觉不对劲,就提醒他:可不敢贪污公家的钱,那可是要遭报应的!他坦诚地告诉妈妈:这些钱都是干净钱,您就放心地花吧!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他因没有更多的钱帮助哥哥、姐姐和妹妹,就提供经费鼓励他们学知识、学技术,为他们谋划生财之道,使他们脱离了困境,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免除了母亲的后顾之忧。

几十年来,王金宪牢记母亲不贪不占的教诲,工作事业双丰收,先后获得了带兵模范艰苦奋斗标兵50多个奖项,在一次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道:父母生了咱,养了咱,实指望咱光宗耀祖,如果不好好工作甚至违法乱纪,那将是对他们最大的不孝!

1.jpg

教子成才 告慰母亲

王金宪有个儿子,名字叫王斌,文武双全之意。他的出生给爷爷、奶奶带来了不尽的欢乐。母亲虽然没文化,但她懂得知识的重要,叮嘱儿子一定要把小斌教成大学生。在许多人看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了儿子就算是尽孝了。王金宪并不这么认为,他说,没有好的后代,才是最大的不孝。

为了教好孩子,他苦思冥想,千方百计,阅读了数百册古今中外教子经书,结合实践,总结出了启发式鼓励式阳光绿色等教子法。他认为百善孝为先成人比成才重要身教重于言教等。比如,他先做到给父母洗脚、捶背,然后引导儿子孝顺老人。假期,引导孩子上街卖报纸、卖瓜籽,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他不像许多家长那样,忙着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拜名师,上名校,而是让孩子在孝心的滋养下,在爱心的鼓励下茁壮成长。儿子尽管小学、初中上的都是普通学校,却以全市第三名的成绩考入河南省重点高中——开封一高,又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直至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孩子从上初一就靠勤工俭学交学费,一直到清华大学就没花过家里的钱,大学毕业时还挣了几十万元。当爷爷、奶奶在天之灵知道这么优秀的孙子该是何等的欣慰啊!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王金宪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子心得体会,经过加工整理,一部长达30余万字的《傻瓜教子法》出版了。一经面世,深受欢迎,先后再版三次。还为全省各地教育机构赠书合计人民币达40多万元,对此,王金宪感慨道:这都是孝心感召来的啊。

1.jpg

公益演讲 爱心无价

王金宪特别爱学习,且记忆力超强,参加工作40多年来,每天坚持读书学习,每天撰写几千字的文字。不仅阅读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还阅读了《老子》《孙子》《庄子》《鬼谷子》等诸子百家的著作,背诵了1900多篇名人佳作。他不仅自学拿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文凭,还考取了教育学、心理学、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国家级证书。这些知识,在部队建设和管理中运用自如。1999年王金宪从部队转业到开封市教育局副局长岗位后,仍然笔耕不辍。

王金宪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不能独享其成,我要把它们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他根据不同的人群分别开设了家长亲子教育儿童早教戒除网瘾、厌学企业文化团队精神营销策划等专题讲座,颇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在开封市电视台开办立洋讲堂一年,经他策划的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等经营改革方案,被开封市智业策划公司评为一等奖,使这些单位突破了发展瓶颈,改变了落后面貌。他的公益讲座不仅讲遍了开封的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还被邀请到全国各地演讲。长期以来,他辗转上百万公里,巡讲1600多场次,受益人员不计其数,成了远近闻名的教育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授予他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称号。

令王金宪感受最深、最难忘的事,是2013天南地北开封人新春联谊会,这是由他参与策划、导演、撰稿的别样招商引资活动,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开封人回家团圆,通过乡亲——乡思——乡愿的表达,海外游子们纷纷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解囊相助,赢得了开封市委和市政府领导,以及群众的好评。

诗人艾青写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王金宪说,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贡献,不也是对他们的孝义吗?!

1.jpg

著书立说 孝传后世

2015年,已是花甲之年的王金宪,从开封市教育局副局长、正县级调研员岗位上光荣退休。他退休不退志,继续发挥余热。他的观点是追求幸福,并为别人带去幸福;活在当下,并酿造下一个美好的当下。他看到当今社会有许多不忠不孝的子女,有叛逆的孩子和离异的家庭,给社会带来多么大的危害,给家庭带来多么大的不幸,心中燃起了 积德行善,布道助人的念头。

他带着忧国忧民之心,每周举办家长课堂,为众多家庭解疑释难。举办了一期又一期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广纳弟子,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家庭教育的行家里手;他应邀为迷途的学生做心理疏导,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几年来,经他点化的学生有些考入清华、北大,有很多考入了“211”“985”名校,成了名闻一方的教育大师。他担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经是六十好几的人啦,时不我待,怎样才能让这些智慧的结晶流传于世,服务大众呢?

他想起了《诗经》、《论语》等不朽经典,他也要著书立说。他首先在自己的博客中编发日明一理箴言,从2010年开始,至今已发3800则,如:先优化心情,再处理事情。”“家长好心态,孩子好状态等,字字真言,妙语联珠,令读者大受裨益。

2018年开始,由王金宪学生宋元洁、刘莹等记录整理的《王金宪呓语》,定期发布,如: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家长努力优化和提升自我,孩子自然会积极向上。”“家长会说话,孩子才听话;家长爱听课,孩子爱学习;家长有耐心,孩子有信心等,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启迪智慧,催人奋进,像玉液琼浆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知道的人无不竞相下载,竞相传阅。

王金宪表示,他要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加工整理,汇编成册,惠及千万家庭,造福天下苍生。让社会涌现出更多的孝贤子孙和有识之士,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赞曰:

出身贫穷志不穷,常怀母亲养育情。

破格提干九连升,教子有方清华行。

勤俭节约不忘本,清正廉洁树新风。

绿色教育第一人,著书立说济苍生。

 

更多+ 孝贤之星
联系我们
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北段98号
河南省文学院1楼
联系电话:0371--65700819
邮箱:hnsxwhcj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