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跟曾子论孝的时候,告诉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曾子一直牢记着这一点,很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在他重病弥留之际,他叫自己的弟子小心地掀开被子,看看自己的身体可有什么毁伤,然后他引用《诗经》中的话,对弟子说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忧虑,自己可真是特别小心谨慎啊。这件事情被记载在《论语》当中,即“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古往今来的孝子都特别注意爱惜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是因为求生的本能,也是因为要以完好的身体向父母交代。这一点上,晚清时期名臣曾国藩就是一个典范。
曾国藩是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被册封为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不但是一代名臣,还是一个孝子,父母在曾国藩的心中非常重要,不论是在外求学,还是在外做官,他都常给家人写信,不让父母担心。
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说:“九弟前病时想回家,近来因为找不到好伴,并且听说路上不平安,所以已不准备回家了……儿子在二月初配丸药一料、重三斤,大约花了六千文钱。儿子等在京城谨慎从事,望父母亲大人放心。儿子谨禀。”
他知道父母最担心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处境,于是写信说:“我已经吃药了,我做事情会很小心的,请父母不要惦记。”短短的几句话,让父母心里有了着落。
据说古代宋国有个人特别孝顺,在父母生前、他每日都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父母仙逝之后,他因为过于哀伤,导致形销骨立,十分消瘦。大家看到他憔悴的模样,都纷纷称赞他的孝心。这件事传到了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国君被这个人的孝行感动,于是赏了他很多财物银两。
这件事情被传开之后,许多人也想得到国君的赏赐,于是纷纷效仿那位孝子的样子,故意毁伤自己的身体,有很多人竟然因此而死。这些效仿者的行为实在是大错特错:一则皇帝犒赏孝子,是因为他真诚的孝心,如果众人想要模仿,应该是模仿孝子的孝心才是;二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了财物而毁伤自己的身体,违背了孝的本意,与孝子的行为南辕北辙。自然,他们这样做也得不偿失。
明代的朱柏庐在《劝孝歌》中写道: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这句话的意思是,母亲怀儿十个月的恩情,就算用三生三世来报答,也偿还不完。也就是说,母亲养育我们的恩情,我们怎么报答都不为过。
母亲十月怀胎使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那么我们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让父母放心,更可让自己安心。
正如孔子所言: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学会感谢父母吧!
有个老人一生十分坎坷,年轻时由于战乱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一条腿也在一次空袭中被炸断;中年时,妻子也因病去世了;不久,和他相依为命的儿子又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可是,在人的印象之中,老人一直爽朗而又随和。有一次某个人终于冒昧地问:“您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和不幸,可是为什么看不出一点伤感?”
老人默默地看了此人很久,然后,将一片树叶举到那个人的眼前。
“你瞧,它像什么?”
那是一片黄中透绿的叶子。那个人想,这也许是白杨树叶,可是,它到底像什么呢?
“你能说它不像一颗心吗?或者说就是一颗心?”
那个人仔细一看还真的十分像心的形状,心不禁轻轻一颤。
“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
老人将树叶更近地向那个人凑去。那个人清楚地看到,那上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孔洞。老人收回树叶,放到了掌中,用那厚重的声音舒缓地说:“它曾遭受过狂风的摧残,它也曾在春风中绽出,它被雨无情地拍打,但它也在阳光中长大。从冰雪消融到寒冷的深秋,它走过了自己的一生。这期间,它经受了虫咬石击,以致千疮百孔,可是它并没有凋零。因为他要为自己的母亲而活,那就是树。无论世间对他再摧残,但他都爱惜自己的生命,因为树给了他生命。我虽然失去了很多,但是我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珍惜父母赐予我的生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无论我们是否与父母一直走下去,父母的愿望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需要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