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孔子的学生曾参陪侍在他的身边,孔子问曾参:“先王有至德要道,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回答说:“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段话出自儒家十三经之《孝经》。曾参是个大孝子,所以孔子把齐家治国方略告诉他。即孝道是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之本。
作为中国人,我们的幸福标准是事业发达,家庭幸福,子女成才,健康长寿,即所谓的五福临门。这样的幸福人生能否实现呢?老祖宗告诉我们,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实现美满人生的康庄大道。《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那么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老祖宗苦口婆心,谆谆告诫我们,幸福其实很简单,从家庭孝德培养做起。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如果说福禄寿是一棵树的果的话,那么他的根就是孝,主干就是德。我们都明白这样的常识,要想果好,就要往根上施肥浇水。同理,只有重视德行培养,美满幸福的人生才能实现,正所谓厚德载物矣。
华夏文明始祖舜就是大孝典范。舜幼时母亲早死,继母是个心术不正之人,弟弟象桀骜不驯,所谓“父顽、母嚣、象傲”就是舜所处的家庭环境,而且三人多次串通一气加害舜。一次舜在房顶修补粮仓,继母和弟弟在粮仓底下放火想烧死舜,幸亏舜早有防备,舜在千钧一发之际搭成斗笠而安全逃生。即使这样,舜依然孝顺继母,厚待弟弟。还有一次,舜在掏井,继母、弟弟和父亲就往井里填土,意图把舜活埋,舜看势不妙,就从他提早挖好的通道跑出来了。出来之后,舜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一如既往的孝亲爱弟。舜的德行感动四方,当尧帝向四方诸侯征询继承人时,四岳都推荐舜继承帝位。尧帝经过多方考察,认为舜不仅德行值得称赞,而且才能卓越,于是把帝位禅让给舜,还把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也嫁给他。在舜执政期间,有传曰“政教大行,八方宾服,四海颂功,天下太平。”
历史发展到汉朝,汉文帝和他的儿子汉景帝开创了太平盛世——“文景之治”。其中汉文帝就是以孝道治天下的楷模。在史书记载中,汉文帝三年衣不解带目不交睫侍奉母亲薄太后床前。只要是属于母亲吃的用的,他必亲力亲为,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自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社会稳定,人丁兴旺。
自古忠臣出孝子。一代名相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中国文人的学习榜样。范仲淹少年时父死母嫁,他随母在继父家里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为了搭救母亲早日脱离苦海,他发奋读书,留下了划粥割齑的美誉。
中国文化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孝文化的传承史。正是这些圣贤伟人孝的引领,才使中国的文明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孝道文化犹如阳光滋润芸芸众生的心灵。
当代中国经济迈进了繁荣富强的时代,相对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就显得特别迫切,可是中国传统的精神营养,在“五四”之后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再加上西方国家错误价值观的入侵,使人们无所适从。于是乱象丛生,儿女不养亲的枚不胜举,夫妻离婚的在民政局门前排起了长队,读书少年迷恋网吧比比皆是……经济的发达弥补不了精神的贫困,人们内心深处渴盼精神回归,渴盼道德重塑。于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弘扬就成为必然。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实行了精准扶贫政策,他关心天下苍生的疾苦,这种慈悲情怀其实就是在向大众传达圣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天下的父母,爱天下的孩子的社会理想。那我们这些为人子的如果连自己的至亲都不孝,我们何其为人呀?!正所谓“小孝孝父母,大孝孝国家”,让我们从家庭之孝开始做起吧!
在家如何尽孝呢?孔子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亲重在敬。敬父母不仅是物质的奉养,更重在精神的关怀,多陪伴,多交流。亲情在陪伴中加浓,在交流中加深。前段时间浙江男子张永康抱着80岁老母在江边唠嗑的图片火了。母亲患心血管病不能走路,抱着母亲在江边散步成为他的日常任务,母亲偶尔会摸摸他的手,他说:“自己小时候,就像这样躺在母亲怀里。”——小时候我依靠你,如今我来给你依靠就是张孝子对母亲的承诺。重庆54岁的孝子老段不忍89岁老母在家看电视消磨时光,自驾北上载着老母“半个中国行”,每到一处地方,母亲都高兴得像个孩子。“你带我来到这个世界,我带你出去看世界!”老段做到了。老段和张永康是新时代为人子女的榜样,我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间真的不等人,我们不知道滴答声何时停止。望着父母日渐佝偻的身躯,苍老的容颜和满头的白发,我们哪位子女能说清父母会等我们多久?等我们买房了?买车了?孩子大了?有空闲了?……孝心有期,尽孝趁早。趁父母还能享受,儿女应尽早让父母乐享天伦!
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让我们传承孝道,为儿孙做好样子,让家庭和谐社会文明之风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中继承弘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做出应有贡献!(作者系禹州市颍川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