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其中有一类被为“经”,如“四书五经”、”十三经”、“金刚经”等,那么什么是“经”?
孔子之前、文献典籍由于战火、语言文字和书本材质等问题,大部分都没有保持下来。孔子要学习古代的历史,能够查到的资料是非常有限的,他也常常向别人请教很多知识都来源于口耳相传。孔子开始办私学的时候,需要将一些古代书籍拿来教授学生,古代书籍开始流传。
孔子教授的书籍主要是距今三千年前的周朝到当时流传了几百年的著作。包括了《诗》、《书》、《礼》、《易》这四本,和孔子自己编写的《春秋》。汉代设立了学馆,将前面的五种书并称为“五经”。前面四部书最为古老,时间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周朝。经过孔子的整理,这些书成为当时学习的权威,也就是“经”,这几本书改名为《诗经》、《尚书》、《周礼》、《周易》。
《诗经》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集,也是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集。《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集。《周易》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相传为周文王在安阳羑里监狱所作。《仪礼》是研究中国周代礼仪的著作。
在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所谓“九经”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
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五代时蜀主孟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
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
《十三经》的内容宽博、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仪礼》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东雅》又次之。
“经”即是“常”,也是“纲”,是国家民族最根本的立国精神,比法律更具有约束力。每个朝代都有自已的法典,但是几乎都沿用这些经典,因此说经典比法律更加稳固。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治理国家,保持爵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孝经》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梯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优,丧则致其哀,条则致其严。”
从这本书的分章来看,《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身份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候之“孝”要“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是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应“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孝经》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在中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做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纲常、社会太平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