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河南人民因孝而幸福,让中原大地因孝而美丽!

您的位置:首页 > 孝道大讲堂

孝道大讲堂

学习感悟之四十二: 为自己的心灵消消毒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4-10 10:14:28

1.jpg

许建国 (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孝行中原讲师团团长)

在第四十二集《心底净时万归一》中,郭文斌老师通过解读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顺,非言大这一训谕,并结合自己中学老师的高尚人格,告诉我们,有德行的人,自有名望,人们真正敬重的是內德,而不是外势。有才能的人,自有威望,人们真正佩服的是能干而不是能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的境界,也不在其表,而在其里,在于其心灵的品质。有德、有才、有内涵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做人要做正直的人,正派的人,心底温善宽厚的人。只要人心纯净,天空格外明清,人生才能无比美好。

一、万法归于心灵。归一是重庆方言,指事情办理妥当,完善。在佛学中的归一的,指的是一心,万法唯心所现的。因此,人生要向高境界迈进,万法归于一心,心底纯净则人生光明,心想事成。

本节课程里,郭文斌老师揭示了心底净时万归一的人生大智慧。人生的境界,说到底,是心灵的境界。心灵的境界,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若心乱神迷,无论我们走多远,都难以捕捉人生的本真,难以领略有韵致的风景。唯有心灵的安静,方能铸就人性的优雅。这种安静,是得失后的平和,是诱惑时的恬淡,是困苦中的从容,是微笑面对这个浮躁的世界时,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心净来自敬畏。《易经》云天垂象,见吉凶。天地有自己的规矩,万物有自己的法则,举头三尺有神明,懂得敬畏,是为人的根本。心灵的最高境界是敬畏之心,一个人心存敬畏,那么必然身有所正,言有所归,行有所止。生活中因为敬畏天地,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所以做事守规有诚,不突破底线和良知。

大自然告诉我们,没有河岸约束的河水,只能成为泛滥的洪流。生活现实证明,没有敬畏约束的人生,必然成为随波逐流的生命。人生一旦有了敬畏,将会拥有一颗干净无私的心,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会先想到别人,慢慢的就会去除掉自私的心念。

三、心净自有其方。心灵的纯净,靠圣贤的思想去灌溉,靠《弟子规》的精神去坚定,靠不断地学习去滋养,靠合道的生活去积累,靠自身的修养去呵护,靠本真的自我去净化,靠不懈的努力去实现。只有重视它并且努力涵养它的人,才能享受到它在生命中的价值、意义和安详。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心灵品质高低的差别。一个人心灵品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明心和净心程度的高低。建设心灵品质的关键在于努力去除自己的无明和贪欲,从而让心灵主宰行为。

所谓明心,就是持久地学习圣贤智慧,并在生活中潜心力行来明白和体证人生真理。所谓净心,就是不断反思自我,在起心动念处净化心灵。观照自己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基础,反省不好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关键,引导自己产生更好的念头是净化心灵的根本。通过持久深入地净心,从灵魂深层处去除心中的贪欲,才能断恶行善。

目前,举国上下还在迎战疫情,因为有了对生命的敬畏,大家无不空前自律,同心配合宅家隔离,并且学会了勤洗手、常消毒,更重要的是全国人民都要学会洗心和洗脑,学会给心灵杀毒。

《弟子规》的精神在于净心养德,让人生合道而行。通过持续的读书学习和修身齐家,不断净化心灵世界,进一步提高人生境界,避免浑浑噩噩的生命状态,从而有意义地生活,将一生受用不尽。

更多+ 孝贤之星
联系我们
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北段98号
河南省文学院1楼
联系电话:0371--65700819
邮箱:hnsxwhcj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