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3-31 10:44:13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后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以农民出身登上大宝的位数不多的几位皇帝之一。朱元璋在孝道上做得的确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主要体现在他对朱家先人陵寝的建造和对孝道的推崇。朱元璋的孝道观不仅对明清两代颇有影响,就是在今天也还有积极的认识作用、社会价值和研究价值。
朱元璋对于真正的孝子是很爱护的,也是很重用的。当时,推荐人才讲孝道,科举考试讲孝道,官员选拔讲孝道。因此,“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朱元璋重孝道,甚至重到了孝道可以屈法的程度。在明人余继登辑《皇明典故纪闻》卷三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山阳民有父得罪当杖,而子请代者,太祖谓刑官曰:‘父子之亲,天性也。然不亲不逊之徒,亲遭患难,有坐视而不顾者。今此人以身代父,出于至情,朕为孝子屈法,以劝励天下。’其释之。”
这位山阳民所犯何罪?书中没说明。既然只是“当杖”,显然还不是死罪。孝子请代父受罚,他就以孝屈法,免了杖击,释放归家。其目的是倡导“父子之亲”的“天性”,教育世上那些亲遭患难坐视不管之徒。
朱元璋曾经啮指滴血,寻找母亲指骨。他登基以前自称“孝子皇帝臣元璋”。他称帝以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九月诣太庙时,则自称“孝子皇帝”。他命令在乾清宫左边建奉先殿,供奉四代神位衣冠,每天焚香,初一、十五及节日、生日、忌日等都前往祭祀。
明律规定:“若祖父母、父母为人所杀,而子孙擅杀行凶者,杖六十。”对“即时杀死人者,勿论”。而对于不属于“即”杀死仇人的情况,如子孙不告官杀死在逃的仇人,杖六十;凶犯遇赦或减等发配后,子孙擅杀的,杖一百,流三千里;对于凶犯遇赦后回籍,子孙复仇杀害的,“人缓决永远监禁”。
基于“为治之要,教化为先”的治国理念,朱元璋将灌输孔孟的仁义道德作为教化的核心。因而,作为中国古代宗法社会所滋生的一切伦理道德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的孝文化,自然成为其教化的重点。
正因为朱元璋如此重孝道,故于洪武三十ー年(1398年)闰五月驾崩后,安葬于孝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永乐元年(1403年)六月,谥“神圣文武饮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朱元璋虽然没有像唐明皇和清顺治帝那样亲注《孝经》,但他是用他自己的孝心、孝行、孝道观而成为封建帝王重孝道的杰出代表从而名垂青史。
另外,朱元璋推崇孝道,颁布《慈孝录》重抬举孝廉制度,甚至其遗诏也依然念念不忘阐发孝道。在朱元璋的首倡下,对孝道的褒扬一直伴随至明王朝统治的终结。
朱元璋还提出臣民行孝的行为规范: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无作非为。这一行孝“圣谕六言”随后便颁令全国实施。
在南京有一座明孝陵,据说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葬于此,故叫“孝陵”。但是也有专家根据朱元璋推崇“以孝治天下",认为孝陵的孝来源于此。孝陵也是明朝崇尚“孝道”的一个缩影。(文/尚波)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北段98号
河南省文学院1楼
联系电话:0371--65700819
邮箱:hnsxwhcj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