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河南人民因孝而幸福,让中原大地因孝而美丽!

您的位置:首页 > 孝道大讲堂

孝道大讲堂

孝的思考/重视老人的“回归心理”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9-10-18 09:27:20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年纪大了,常常会唠唠叨叨,对子女的行为举止常会看不惯,把自己过去的经历常挂在嘴边。由此,不免会在老年人和儿女晚辈之间引起一些矛盾。这些都是可以谅解的。

每一位老年人,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旅程。总不免有喜怒哀乐的遭遇和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这些往事有时会不自觉地涌上心头,一般都是偶尔想想或说说就过去了。但是,有些老年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或挫折,总喜欢拿过去经历的事来对比,因而忧郁沉闷、悲观失望,沉湎于往事的悲哀中。这种过分迷恋往事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叫做“回归心理”,属于心理上的病态。这种心理的表现,老年女性多于老年男性,文化低和心胸狭窄、性格内向的人多于文化高和思想开朗的人。

“回归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严重危害老人的健康。它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组织一系列进行性退化息息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逐渐衰老,思维能力降低,远期记忆能力反而增强,因而对储存在大脑中的往事印象很深,常表现为回忆过去,夸耀自己,或触景生情,念叨不绝,以此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一旦这方面受到抑制,则情结变得烦躁、易怒、焦虑、抑郁。

“回归心理”的表现有轻有重,轻的仅仅表现在言语上的唠叨啰唆、心情忧郁、唉声叹气、烦躁易怒、食欲不振、失眠多梦以及莫名其妙的自卑感和痛苦感。严重的会出现性格的改变,喜怒无常、顽固倔强,甚至出现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幼稚行为。

另外,有些老年人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心理卫生知识,不会自我克制和疏导,产生消极情绪,更爱追索过去,常常沉湎于往事的回忆中,就更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那么怎么克服“回归心理”呢?

首先,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评价一生中的是与非,不要为是沾沾自喜,也不要为非而耿耿于怀。

其次,要培养豁达、积极的人生观。要常想到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规律,要珍惜宝贵的晚年时光,不能让自己在不堪回首的悲观情绪中虚度,应该面对现实,积极地向前看,抱着一切都会好的信念,舒舒坦坦地度过晚年。

再次,树立老有所用的积极思想。不少老年人拥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益的事。

最后,注意莫闭门伤悲。产生“回归心理”的老人大多有来日不多的悲观思想,“回归心理”中的消极悲观成分就较多。因此,要预防和消除回归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就该多出去活动活动,散散心,要学会从外界寻找乐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对于老年人“回归心理”的负面效应,我们做儿女的应该采取什么相应的对策呢?

首先,充分理解老人;其次,循循善“导”,用疏导的方法,转移老人的不良心绪,淡化老人的失落心理,例如,鼓励老人学画画,练练书法,或是帮助老人培养其他新的兴趣、爱好;再次,不妨多给老人找些事干,让老人在精力、体力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一些余热,使老人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最后,应该鼓励支持老年人走出家门,饱览大自然的风光,近处可上公园,远处可去登山,让大自然的气息给老人的生命涂抹新的绿色。儿女们可利用休闲时光陪同老人出游,既增加亲子感情,又营造了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使老人感到“此处乐,不思蜀”。(文/尚波)

更多+ 孝贤之星
联系我们
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北段98号
河南省文学院1楼
联系电话:0371--65700819
邮箱:hnsxwhcj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