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9-09-12 16:08:40
在一般人的认识里,李嘉诚先生最显著的标签是“华人首富”、“成功的商人”,或许再加上一个“慈善家”,但对于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了解的人却不多。
李嘉诚的出身是典型的书香门第,传统文化氛围浓厚。他的曾祖父李鹏万是清朝国子监拔贡。拔贡是地方学子升入国子监的一种形式,每十二年选拨一次,且名额稀缺,每府的府学两个名额,州学、县学则只有一个名额,要求才德兼优,并须经保举和考核,入选者都是当地出类拔萃的人物。
他的祖父李晓帆是清朝最后一科秀才,曾留学日本。他的两位伯父不仅有传统文化的功底,还都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博士。父亲李云经也是文化人,长期在当地教学。
因其家族世代书香,知书识礼,学问渊博,且立身厚道公正,德行高尚,故在当地颇有名望,深受尊重,地位极高。
李嘉诚继承了家族的文化基因,自小聪颖而且好学。他3岁开蒙,很快就能背诵《三字经》、《千家诗》等童蒙读物,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5岁正式入学,在父亲的引导下,祭拜孔圣人,束发读书。
当时,虽然新文化运动已经历时10多个年头,一些大城市废除了读经教育。但是,由于天高皇帝远,乡下的学堂里,“之乎者也”仍然是授课的主要内容。
很快,李嘉诚就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课余又涉猎文史、诗词、小说等,奠定了他一生的品格基础,积蓄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养成了好学勤读的习惯,练就了超乎常人的记忆和思考能力,成为他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什么书都看”,但传统文化的底色依然显著,在李嘉诚先生的言谈和生活里,时常可以看到它们不时闪现。
当有人问他,回首今生,会给自己怎样的人生忠告时,他开口就是《论语》里的一句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反对为追求成功不择手段时说:“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亦必不能长久。”接着就恰当而深刻地脱口说出一句古语:“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他自己写的两段话,都是古人的句子。一段出自《菜根谭》:求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 ;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另一段是宋代慧开禅师的一首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更为人所知的是他办公室里那一副显眼的对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此联为清末内阁学士、军机大臣、陕甘总督,也是学问名家沈兆霖所撰写。
传统文化给了他修身立德的为人之本和家国天下的情怀,他始终以德行自励而以大爱为人。
一直以来,他都是最积极主动的慈善家,累计已经捐赠百亿港币。近年来,他更是明确宣布,要拿出自己三分之一的财产,按现在计算,也就是近五百亿港币用于慈善。他承诺 :“在我离开这个世界后做的事,一定要比我在世时做的只多不少。”
他引用古人的观念说 :“我们中国很多哲学家,他是讲‘贵为天子,未必是贵’,‘贱如匹夫,不为贱也’,就是一个普通大众,低下工作者,未必是贱,你天子也不一定是贵。就是看你的一生所做的事,所讲的话,怎么样对人对事。”
他曾说 :“几十年来,我都是夜以继日地做,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不停地,马不停蹄地在做,晚上到凌晨两三点都是在做。”他这么多的财富为什么还要如此辛苦?因为他为的不是自己的享受和满足,而是牺牲自己,为整个社会奉献,正如他自己所:“做利国利民的事,乃人生第一大乐事”。这正是一个传统士大夫推己及人、天下为公、立德立功的追求所在。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这是李先生的一句名言,尽人皆知。很多成功人士人也将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和追求的目标,但真正能够做到李先生这个地步的人还不多见。这无关乎财富,而关乎人生的境界。
这两句话,正是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统一,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提炼,是传统文化精髓结合实际人生经验后的感悟,是踏踏实实的人生修炼。如果不是从传统文化里深刻浸润过,如果血脉里没有传统文化的纯正基因,单凭这八个字,又怎么能真正懂得这八个字呢!(来源:明善者)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北段98号
河南省文学院1楼
联系电话:0371--65700819
邮箱:hnsxwhcjh@163.com